新常態下,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成為園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命題。鎮級工業園區作為鎮級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,在產業基礎、產業政策、產業人才等方面的競爭力與高能級園區相比缺乏優勢,想要實現園區彎道超車,必須要打破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,內優存量、外擴增量,推動產業規模和層次的提升,才能讓園區在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東灘智庫長期跟蹤研究上海、杭州、廣州等地區鎮級工業園區的發展情況,探尋其轉型升級的發展路徑。下面將以戴村鎮V智造產業社區為例,總結鎮街級園區如何通過打造產業社區實現園區轉型升級的經驗,為其他同能級園區提供參考借鑒。
相關背景
戴村V智造產業社區項目位于杭州蕭山區南郊戴村鎮,2018年在“蕭濱一體化”的背景下,戴村鎮開始對戴村工業園進行規劃改造升級,將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,成功將一個鎮級的老舊工業園區,逐步提升成“人產城文景”深度融合的新城鎮,成為杭州市平臺經濟創新的先行示范項目。目前,這里已經聚集了40多家創新企業,數字產業人才近千名,成為杭州市平臺經濟創新的先行示范項目。
發展路徑1:模式創新,推動產鎮聯動、實現三生融合
戴村鎮將戴村工業園提升和城鎮街道建設進行深度融合,與蕭山區城投公司“牽手”,創新“鎮街+平臺”模式,兩者形成“規劃共繪、配套共建、項目共招、產業共興、利益共享”的城市命運共同體,共同推動“新城鎮”建設和“新產業”發展。以圍繞“完善配套、做美環境、做優產業”的思路,三生融合發展,助力戴村蝶變。
圍繞“新城鎮”建設,一方面從環境衛生、道路交通等方面推進整治,全面改造鎮街;另一方面招引大型商業綜合體、國際學校、社區鄰里中心等配套設施,并通過發展休閑旅游、舉辦各類活動等舉措,助推美麗鄉村建設。圍繞“新產業”發展,一方面積極參與老廠房、散污地塊的征拆工作,拆整低效企業,為產業發展騰出空間;另一方面,還將參與建設戴村小微產業園及其產業配套項目。此外,圍繞V智造產業社區定位,加大招商力度。
戴村借助區城投平臺,招引大項目、大產業,提升城鎮發展能級。區城投則通過土地出讓、固定資產出租、企業稅收分成、項目入股等形式獲取收益,實現互利共贏。
發展路徑2:產業聚焦,發展數字經濟、構筑產業特色
戴村V智造產業社區的產業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,第一階段產業較為低端,被動招商,撿到籃子就是菜,主要以手工型、單一的產品制造類產業為主;第二階段開始面向高新技術產業,圍繞產業鏈進行招商,但是由于缺乏對各個產業的深入了解,產業門類多且繁雜,企業之間難以互相支撐合作,產業發展進入瓶頸;第三階段從2018年開始,園區在確定聚焦數字智造產業后,開始從被動承接向主動招引轉變,安排專人盯產業,專人盯項目。
把握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,戴村V智造產業社區一方面積極推進園區內原有企業、進行數字化升級,延伸高端裝配、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條,做大產業規模;另一方面積極整合蕭山區政府和市場化平臺的力量,集中優勢資源和要素保障,積極招引視覺傳感、電子裝備等新興數字智造產業領域相關項目,包括傳感芯片、器件、設備等,推動一批效益好、科技含量高、產品檔次高的項目入駐。
發展路徑3:多方合作,打造主題園區、盤活存量空間
創新產業社區“投資-建設-運營”模式,以政府主導、企業參與、基金支持的模式,通過租賃、出售等方式,與專業平臺公司、實力企業等市場化主體合作,招引大項目、大產業,打造多個特色化主題園區,作為產業社區的新興產業發展載體,助力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。
引入浙報集團,合作打造數字文化產業園,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土地收儲,并成功申報省重大產業預選類項目。與中國RISC-V基金會合作打造國內第一家RISC-V產業中心平臺,發展視覺智能、5G等產業領域的軟硬件研發和制造,積極招引睿熙云、平頭哥等一批芯片龍頭企業落戶戴村。
發展路徑4:以人為本,補齊產業配套、完善服務體系
從產城人到人城產,戴村V智造產業社區將人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。圍繞人、企業、產業的需求,積極完善產業配套和服務體系。
在補齊配套設施方面,戴村V智造社區重點聚焦30歲以下的青年人群,加強園區與街鎮的服務配套設施的共享,包括品質社區、教育設施、先進醫療設施等,以完善配套吸引人、留住人。同時,補齊產業配套短板,一方面積極完善南部銀泰城、人才公寓、社區鄰里中心等一批商業和生活設施,另一方面圍繞民生實事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,加大基本的公共服務供給,招引威雅國際學校,蕭山第一人民醫院戴村院區等設施,為外來人才解決養老難、托幼難、就醫難等問題。未來還將加快工業鄰里中心、公共停車場、人才公寓等項目建設,全力打造V智造產業社區先行區。
在完善服務體系方面,戴村鎮面向人的生活需求,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,構建智慧服務平臺,為人才提供智能診療、社區養老、在線學習、智慧能源、共享交通等服務。同時,面向企業、產業的發展需求,整合政府、市場化服務機構等主體的力量,引入第三方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法規、人力資源、企業營銷、商務配套、科技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服務,對于中小型創新型企業還會提供資金補貼、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。